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培养 > 教研室管理 > 师资管理
教研室管理

 

  赵海誉,生药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科研教育处副处长。专业主攻方向是中药质量控制及生物学表征,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主讲“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从事教学、研究工作10余年,具有较为丰富的中药复杂成分体系分析相关教学、研究经验。赵海誉研究员自2012年开始承担硕士研究生的助教及带教工作,培养或联合培养中药学研究生9名,多年来致力于打造生动高效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互动合作,力求做到师生之间相互启发、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在科研带教中尽职尽责,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赵老师治学严谨,为人谦和,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与研究生共同成长,互相启迪

  赵海誉老师是中药研究所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中药质量标准研究工作十余年,在中药复方的化学模式分析及生物学表征上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指导研究生工作以来,勤勤恳恳,恪尽职守,相继获得2项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标准化项目及北京市科技新星等科研项目支持,完成了黄连解毒汤相关物质基础、体内外代谢、功效关联性评价等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依托上述研究,近年来,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发表黄连解毒汤相关研究论文二十余篇。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赵老师注重研究生科研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综合提升,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拓宽知识边界;在保证总体研究目标可实现的前提下,积极尝试有益探索,并宽容失败。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在思考中独立,力求做到“精神独立,思想自由”。赵老师经常对学生们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你们在研究生阶段养成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坚持做到终身学习,你们以后的成就都会不可限量。”这也是每一位老师最希望看到的。

 

 

鼓励创新,以开放的胸怀接纳新知

  中药复方研究历来是中药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赵海誉研究员十年如一日,坚持开展中药复方研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更是坚持“传承发展”中医药,以身作则,秉承终身学习理念,惜时如金,以培养真正热爱中药行业的新生力量为己任。赵老师经常鼓励学生要做有情怀的中医药人,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研究是最能体现中药特色的研究方向之一,不能因为复杂而回避,更不能因为不宜发表论文而放弃,要继承宝贵的传统经验,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去理解、阐明、提升、利用中药复方,要建立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大中药学观”,兼容并蓄,实现发展,不能偏安一隅,固步自封,要通过引入新知,实现学科融合,实现中药复方研究的学理提升及模式破冰。赵老师认为只有不断学习、互相促进、互相启迪才是融通学科,取得科研及教学成功的必由之路。

 

注重实操,积极开展教学形式改革

  古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工作中,赵海誉研究员发现,中药分析专业的不少学生对于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欠佳,此点对于研究生开展自己课题的研究极为不利,不仅会滞后研究生的专题实验研究,而且会局限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做科研离不开视野、定位和细节,因此,在中药分析教研室主任的支持下,赵老师率先在自己教授的“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课程中,开展实操培训和仪器现场讲解模式。对于高分辨液质联用仪这种大型昂贵仪器,让每位选课的学生都能有机会走一针样品、做一次分析,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通过这种现场实际操作教学活动,让学生得以直观的认识液质联用仪器的构造、原理,更深刻的理解课堂上较为抽象的理论描述。同时,在教研室主任的倡导和建议下,赵老师积极响应,联系邀请院外资深老师为我院研究生以专题形式讲述中药分析领域最新科研动态进展,真正做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为我院研究生提供中药分析研究领域中最能反应前沿进展、最具应用转化前景的科技动态。